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我想要在澳門的AIA購買保險

我想要在澳門的AIA購買保險

購買保險原則是以社保為基礎,再加之適當的商業險作為補充比較好一點.
其保險費用的支出一般為年收入的10---20%左右,最好別超過20%,即用10%的資金保全自己100%的資產。
對於我們每個人,應該重考慮醫療健康方面的保險。直接的講,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身體抵抗力是成反比的,抵制相關風險的能力就相對很弱。
所以,你首先必須考慮醫療保險,不管是商保和社保的均可以,然後才考慮其它的保險產品,這樣才有意義。如果健康沒有保證,有再多的養老保險金,也是不切實際的。
建議你先購買國家推出的社保(最好有單位出面購買的情況)包括合作醫療保險,然後再考慮商業保險作為補充。

在這裡,我知道在這個行業,大家有公認的三句話是這麼說的品牌在人壽”“平安的人才”“新華的產品

最後關於投保原則需要注意的是:
(一)買保險先買醫療健康,有健康就能保證客戶擁有一切
(二)買保險輕言語重合同,人壽保險一般都是終生合同,買好了就能成為終生幸福,否則影響很大。
(三)保險產品需要具備保值增值的功能,現在的生活水準日增月高,必須能夠抑制通貨膨脹。
(四)買保險先大人後小孩,如果說大人都沒有保障,小孩擁有再多的保險,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畢竟是大人在為小孩支付相關費用。


澳門與內地醫療保險計畫對比(澳門AIA 10年資深財務策劃經理許小姐+853 66561359)

澳門與內地醫療保險計畫對比!

要瞭解澳門“奶粉潮”、“黃金潮”後的“投保潮”產生原因,就來對比內地與澳門理財的差距,本文以醫療保險計畫一種為例。

醫療保險計畫分為重大疾病保險計畫與住院計畫。重大疾病險保障客戶患上重大疾病時能夠得到理賠,一經確診就一次性賠償一筆資金供客戶自行使用;住院計畫理賠客戶在醫院的開銷。內地與澳門的醫療計畫差距將從疾病定義、保障範圍、理賠、保費、保額、不可爭議條款、回報率、醫療水準八個方面進行對比:

一.疾病定義不同

內地保險對於重大疾病的定義嚴苛,以肝病為例。內地保險對於“爆發性病毒性肝炎”其診斷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標準:a.肝性腦病,出現意識障礙; b.持續性黃疸,且肝功能急劇退化;c.彌漫性肝小葉結構破壞,僅剩下倒塌的支架結構。實際上ab任何一項要是符合的話,病人已經沒辦法獲救了,何況是兩條都符合。c規定的診斷只有屍檢菜能出來的結果。即不死亡是絕對沒有可能得到賠償的。

二.保障範圍不同

內地保險產品保障40種嚴重疾病+預先給付10種疾病,而澳門保險產品保障56100種重大疾病+預先給付的18種疾病(8種專為兒童而設)。除此之外,澳門產品還有早期疾病保障和多重疾病保障,這樣就額外再多保52種早期疾病和能夠獲得五次理賠。值得注意的是,內地保險有許多不保障的疾病,如:

1.愛滋病。內地保險公司一律不賠,澳門保單可以理賠因輸血感染的愛滋病或因工作關係感染的愛滋病;

2.原位癌。內地是一律不賠。澳門的保單乳房及子宮原位癌、睾丸原位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列入特別疾病,先賠20%的權益金。餘額在這些疾病進一步嚴重時賠付。

3.任何末期疾病。內地沒有,澳門有。意味著,如果投保人得了SARS、禽流感新生疾病而死亡的話,澳門保險公司是照樣賠。


三.理賠不同

澳門醫療保險的理賠過程較為簡單,如果發生疾病而住院,投保人一併郵寄遞交理賠申請書(可以下載列印),醫療費用發票,大病診斷書等資料給投保公司,保險公司即會從澳門寄出支票。整個理賠過程投保人完全不用親赴澳門。

內地醫療保險,可能還會規定不能用進口藥物,澳門保險則完全沒有類似限制,並且澳門的保險是全球理賠,無論投保者是旅遊還是留學到世界其它地方,發生疾病而住院,都可以理賠。澳門保險公司採取的“嚴核保,寬理賠的”經營理念,使理賠工作變得簡潔,而且具有較高的理賠成功率。澳門的保險公司對理賠工作極為重視,因為理賠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公司的形象和信譽,以及客戶對公司的信心。

澳門社會整體誠信度高,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都相互信任,理賠過程也就非常簡單,只是內地一些保險公司把保險的口碑搞壞,讓廣大客戶覺得天下所有保險理賠都困難。

四.保費不同

在國內平均壽命70歲,澳門平均壽命85歲。所以同等年齡,澳門保費會低很多,加上澳門有大額優惠和非吸煙人士優惠,費率有時只是內地的1/21/3

五.保額不同

以兒童壽險、重疾險為例,內地保額最高只能買10萬元(40歲以下重疾保額超過30萬或壽險保額超過50萬均需體檢),重疾種數大概有30種左右,如果不幸發生了重疾,10萬元很多情況下,用來治病都不夠。在澳門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在澳門18歲以下保額25萬美元免體檢,40歲以下,保額45萬美元以下免體檢。


六.不可爭議條款不同

在“不可爭議”條款方面,澳門方規定保險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佈生效兩年以上的壽險保單“作廢”。簡單來說,保險公司以投保人隱瞞、漏報、誤告等理由予以抗辯的期限是兩年,超過兩年保險公司便不得以此為由拒付賠償金。比如李先生在簽下保單之後兩年,突然發現自己患有某種受保疾病不幸過世,他的家人想要申請理賠,如果在內地,保險公司有可能以“受保人當時隱瞞疾病狀況”而拒絕理賠,但在澳門,一旦過了兩年的可爭議期,“不可爭議條款”就能駁回了保險公司這種理由,從而保障投保人權益。

七.回報率不同

在回報率方面,內地的壽險預定利率被定為2.5%。但在內地高通貨膨脹的預期下,2.5%的年利率實際上已經為負值了。一家國內保險廣州分公司的保險代理人告訴記者:“在收益率方面,我們的產品無法同境外保單競爭,我們的預期收益率最高在3%5%之間,澳門保單分紅利率一般為5%~9%左右,近10年沒有低過5%。” 澳門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投資產品開發得尤其充分,保險類投資產品的選擇也比內地多,不僅保障性高,而且回報也比較可觀。澳門某保險公司代理人科先生表示,“澳門一些保險公司的儲蓄型壽險大都提供10%-20%的回報率,此外還會附加每年現金紅利或基金結餘,紅利根據公司經營狀況而定。”

八.醫療水準不同

澳門醫療水準、醫治環境整體優於內地。除此之外,內地看病大夫檢查診斷生硬簡單,整個過程非常複雜:掛號、劃價、交費、取藥、化驗、預約儀器檢查、儀器檢查,拿到檢查結果再次複診還要重複一套過程等等;澳門看病大夫檢查診斷和藹仔細,細節上充分體現對患者的尊重。其他事項大部分由護士辦理,需要患者親自辦理的部分由於程式設計合理,以人為本,手續也十分簡捷方便。內地大夫的處方藥量大、品種多、檢查項目繁;澳門大夫處方簡單謹慎,完全按照患者的必要需求開方。所以內地人士投澳門醫療也希望有病時能赴澳看病,接受更好的醫療水準。

最重要的是,內地的住院計畫只能理賠在內地的醫院住院。而澳門的住院計畫可以理賠在全球的醫院住院。

沒瞭解保險前,覺得傻子才買保險。
瞭解後,覺得不買保險是傻子!



隨著人們的保險意識增強,更多會選擇投資境外保險,出現捨近求遠,為規避遺產稅到澳門或其他境外地區投資,投保的趨勢!
作為澳門AIA友邦財務策劃顧問, 可為你做一個全面分析並撰寫報告。如有任何問題,歡迎打電話: +853 66561359或電郵:rh.mdrt@gmail.com或微信(微信號:RachelHoi)與我聯絡.

或點擊下列連結, 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與我聯絡==>線上客服

澳門養老保險政策最新消息2015(澳門AIA 10年資深財務策劃經理許小姐+853 66561359)

澳門養老保險政策最新消息2015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養老保障政策最早見於1938年葡萄牙殖民政府成立的救濟及慈善總會,即現在澳門社會工作局的前身,但其以保障最低生存為目標。其養老保險制度是1990年澳門社會保障基金建立後才建立完畢。由於澳門當地較高的失業率,後來也為一些未經繳費但貧困的老人提供現金援助。
(一)保險專案、目標人群及待遇水準
澳門的養老保障體系涉及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專案。
1.救助性的援助金。援助金由社會工作局負責發放,主要對象為因社會、健康及其它因素導致陷入貧窮狀況的人士,以維持他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它提供的經濟援助是一種非供款式現金援助計畫,受益人事前不需作任何供款,由政府來承擔財政支出。社會工作局提供的經濟援助是社會的最基本安全網,支持那些缺乏經濟收入的人士。 援助金主要形式有一般援助金、偶發性援助金及特別援助金三種,其中一般援助金以最低維生指數作為參考指標,發放金額為個人每月收入或家團每月收入的總和與相應的最低維生指數數值的差額。
2.福利性的敬老金。社會工作局向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發放,不需要供款或收入審查,屬於一種福利金,按年發放,主要是體現敬老的精神,而不是作為扶貧或者彌補養老金金額的不足, 現時發放金額為每年5000元,2007年領取敬老金的老年人約有35000名。
3.互濟性的養老金。養老金為社會保險形式保障中的一個主要險種,由澳門社會保障基金負責發放,主要為全澳就業人口提供保障。現時65歲或以上的人士有權領取養老金全額1700元,凡年屆60歲但未滿65歲的供款人士經申請可按比例提前領取養老金。
另外,在社會保險的福利項目內曾設有社會救濟金,是一項按月給付的經濟援助,旨在保障未符合條件領取養老金或殘疾金的老年人及殘疾人士也可得到基本需要的生活來源,明顯具社會救助性質,因此自2007年起已改由社會工作局承擔。
4.供款性的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為居民退休後在最基本保障基礎上提供較寬裕生活保障,政府從2007年開始提出非強制性公積金的建議,並作為強制性公積金的過渡期。2010年政府為年滿22歲或以上的澳門永久性居民開設個人帳戶,並由政府注入1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將來主要由雇主和雇員共同供款,年滿65歲方可動用,除因嚴重傷病正負擔或預計須負擔龐大的醫療開支等情況,可酌情提前動用個人帳戶中款項。
5.公務員公積金制度。《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8/2006號法律) 200711日正式生效,正式取消了公務員退休長俸制。《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為公務人員提供的一種供款式的退休保障計畫,由退休基金會負責管理及執行。公務人員及澳門特區政府按預設的供款率,供款人的供款計算基礎的7%,政府供款為該基礎的14%,雙方每月共同供款,透過供款的累積連同投資回報,以作退休保障之用,供款人可通過建立個人投資組合,全面參與退休福利的投資。
6.私人退休金計畫。早於澳門回歸前,私人退休金法例已訂立,但因種種原因未能付諸實行。直至2002年,政府對有關法規進行了修改,通過稅務優惠,鼓勵私人企業設立退休金制度,作為雇員福利的一種補充。私人退休金自2002年開始運作以來,管理資產每年均有15%以上增幅;至20073月,資產達到29億澳門元。參加計畫的雇員已由最初2萬多人增加至6萬多。 因應人口老齡化,私人退休金制度作為社會福利的一個補充角色,越見重要,增強個人責任,分擔政府在社會保障的負擔,並彌補社會保障制度的不足。



投保留意事項(澳門AIA 10年資深財務策劃經理許小姐+853 66561359)

甚麼是「冷靜期」# ?
保單持有人可就其長期保險保單享有冷靜期,以審閱保單內的條款及條件。保單持有人如在冷靜期內改變主意,則有權取消保單,並獲發還所有保費(在適用情況下須扣除市值調整)。
「冷靜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 ^?
保單『冷靜期』是以保單交付保單持有人或保單持有人的代表後,或以向保單持有人或保單持有人的代表發出可提取保單及『冷靜期』屆滿日的通知書後,起計的21天,以較先者為準。
是不是只有購買「醫療保險」,才需申報過往病歷資料 *?
無論購買的是「醫療保險」或是「人壽保險」,客戶都必須如實申報過往所有病歷,因為保險公司會根據這些資料評估承保風險,以便釐定保費。如果客戶隱瞞或虛報資料,即是違反了「至誠原則」,保險合約會喪失法律效力。日後索償時,保險公司會調查有關保單內所申報的過去所有病歷紀錄,如發現客戶在申請書中填報的資料失實,有權取消保險合約。
客戶須對申請書中的內容負責,故在申請書上簽名確認前,應該重新詳閱全文,核實所填寫的資料正確無誤,及確保病歷資料如實申報。
轉換原有「壽險」保單會有甚麼損失 *?
被保人現在享有的「保障權益」,可能因身體變化而受影響,例如近年染上的疾病,可能會被視為高風險項目以致新保險保費較舊保險昂貴;又或有關疾病被納入不保項目之列;甚至申請遭拒。
此外,要留意原有保單可能生效多時,並會於短期內發放紅利;如重新投保,可能會有所損失。 另外,保單持有人的「索償權益」也會受損,例如「不可爭議條款」及「自殺條款」需從新計算,及要待新保險合約生效兩年及一年後始生效。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澳門AIA醫療人壽保險保障(澳門AIA 10年資深財務策劃經理許小姐+853 66561359)

雙重保障?
天有不測之風雲,每天打開報紙或收看電視新聞,都隨時看到大大小小的意外。而這些意外的發生,不是我們能夠完全預計和避免的,但對傷者及其家人都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若要未雨綢繆,減輕因意外而導致的沉重經濟負擔,可考慮購買意外保險。
個案分析:
李先生所工作的公司並沒有提供醫療保險的福利,為了加強自己的醫療保障,李先生分別在A保險公司及B保險公司購買了醫療保險。
本年一月,李先生不幸因為盲腸炎而需要入院接受手術,共支付了HK$14,000住院費用。出院後,李先生填妥了A保險公司及B保險公司的賠償申請書,並把住院收據正本先交給A保險公司,而住院收據副本則交予B保險公司。
在遞交申請表後的一星期,李先生收到A保險公司的HK$14,000賠償支票,而B保險公司亦要求李先生遞交住院收據的正本。李先生在A保險公司取回正本收據後,便按照要求呈上B保險公司處理,李先生心想B保險公司很快亦會寄上HK$14,000的住院賠償支票,到時他便可以享有「雙重」保障了。怎料,數天後,李先生接獲B保險公司的信件,拒絕他有關盲腸炎住院賠償的申請,理由是他的住院費用已由其他保險公司賠償。
李先生感到很氣憤,他買了兩份醫療保單,目的是希望得到「雙重」保障,如今B保險公司卻因他已獲賠償而拒絕他的索償申請,那麼他在B保險公司的醫療計劃豈不是多餘嗎?
保障重覆
事實上,李先生投保兩份「實報實銷」的醫療計劃確是重覆了,因為保險條款規定,受保人所獲的保險賠償不可超越實際所支付的醫療費用。假設A保險公司的賠償額不足HK$14,000,B保險公司亦只會對餘下的醫療費用作出賠償。所以為確保客戶沒有重覆申請賠償,保險公司都要求客戶遞交醫療費用收據的正本,而作出賠償後,亦會在收據的正本上註明已賠付的金額。
可選擇住院入息保障
其實李先生若想加強醫療保障,除顧及現時的保障是否足夠外,更可考慮購買一份「住院入息」計劃。「住院入息」計劃的特色是按住院日數每天賠償一個特定的金額,以作為受保人因住院而喪失的入息或其他間接的損失作出補償,並不受住院費用所影響。
保險的精神旨在讓受保人在經濟上的損失獲得保障,投保者可按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保險計劃。


作為澳門AIA友邦財務策劃顧問, 可為你做一個全面分析並撰寫報告。如有任何問題,歡迎打電話: +853 66561359或電郵:rh.mdrt@gmail.com或微信(微信號:RachelHoi)與我聯絡.

或點擊下列連結, 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與我聯絡==>線上客服

何謂財務計劃,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財務目標(澳門AIA 10年資深財務策劃經理許小姐+853 66561359)

所謂財務計劃,就是通過適當的財務管理,去達成人生的目標。由於當中涉及相當複雜的財務知識和投資技巧,不少人都會尋找專業理財顧問為個人和家庭安排財務計劃。很多人以為財務計劃只是富人的玩意,其實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跟不同的財務專業人士如會計師、銀行職員、保險經紀等打交道,獲取理財資訊和專業意見。該等專業人士其實都有相當的理財資歷和經驗,例如不少保險經紀其實同時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的資格。
        然而,從個人來說,儘管有理財專家從旁協助,本身也必須瞭解自己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計劃和需要,這樣才可以向理財顧問提供有用的資料,安排理財計劃。財務策劃師的工作就是在瞭解客人提供的資料以後,分析客人的需要和財務狀況,提供在投資、儲蓄、保險、稅務等方面的專業意見。偶然,如果策劃師經過評估後,認為客人的理財目標可行性低,或是有衝突,他們會跟客人商量,調整一個可以接受的目標。
        由於在不同的階段有不通的財務目標,所以在財務計劃方面也需要有相對的安排。大致而言,離開校園後,人生有幾個重要的階段。第一個是婚前階段,由於年輕,可以承受比較高的投資風險,所以這階段的財務安排是最關鍵的,如果能夠在這階段盡快累積財富,就可以為日後的計劃打下穩固的財務基礎。然而,這階段的財務安排也是人生中最難掌握的。第一、由於剛畢業,工作的薪水一般不高,能存下來的錢也相對少;第二、畢業後,年輕人希望過獨立的生活,購買各樣的潮流產品,或是擁有汽車等,存錢顯得沒有花錢愉快;第三、各樣的交際應酬,包括拍拖,也使儲蓄更困難。所以,很多年輕人往往錯失了理財的時機,到了考慮結婚時,才開始安排置業及婚禮的支出,結果捉襟見肘。所以置業結婚往往是財務計劃的第一個關卡,如何在短時間內儲蓄置業首期付款需要周詳的安排和定力去執行計劃。
        第二個階段是婚後到中年階段,這階段的支出相對比較穩定,而財務目標一般以家庭,特別是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為中心。例如,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會為子女投資教育基金,使子女長大後,可以選擇到外國留學。由於這階段的支出比較大,風險管理也相對重要,所以很多人都會購買人壽、醫療保險,或是為原來的保單增加保障額,以保障家庭成員日後的生活。當然,基金和保險也是支出的一部份,且為數不少,所以在財務計劃裏面也必須考慮這筆支出預算。同時,由於已經踏入中年,投資組合的風險也會漸漸保守,例如會將部份股票的投資轉到債券,以減低風險。
        第三個階段是中年到退休階段。由於子女已經成長,支出減少,也比較固定,投資也趨向穩健為主,所以在預算上比較容易掌握,一般的考慮就是每月的支出和預期壽命,然後加上額外的支出。然而,由於退休時的物價水平跟現在的會有很大差距,預算時需要考慮到通脹對購買力的影響。假設三十年後,一般人需要一千萬元才足夠退休後的生活,我們就要考慮從今天起,在扣除所有開支後,如何使財富累積到退休時的一千萬元。當然,這一千萬元可以來自物業價值、退休金、金融市場投資、儲蓄保險計劃等等,但是我們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知道如何邁向目標,而概念就是來自一個完整的理財計劃。
        雖然每個家庭的需要不盡相同,不過置業、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為未來退休生活打算,幾乎都是每個家庭都要進行的龐大工程,也必須儘早開展,否則我們會不自覺地讓辛苦掙來的一分一毫從指縫中流走。

作為澳門AIA友邦財務策劃顧問, 可為你做一個全面分析並撰寫報告。如有任何問題,歡迎打電話: +853 66561359或電郵:rh.mdrt@gmail.com或微信(微信號:RachelHoi)與我聯絡.

或點擊下列連結, 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與我聯絡==>線上客服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買保險前的小知識(澳門AIA 10年資深財務策劃經理許小姐+853 66561359)

危疾保險 (報章資料)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但萬一患上危疾,除要負擔巨額的醫藥費外,還可能因此失去工作能力,危疾保險或能避免受保人在長期抗病期間「缺水」,安心接受治療。現時市面上的危疾保險,所保障的危疾範圍及保額均有所不同,購買前宜細心比較。





患重病獲一筆過賠償

危疾保險承保的範圍與住院醫療保險不同,蘇黎世人壽保險產品及市務部高級經理陳海亮指出,住院保險是保障投保人在住院期間的開支費用,可針對如盲腸炎等不致命的疾病,並以實報實銷方式計算賠償金額;危疾保險則是針對受保人萬一患上重病,需要長期「抗戰」時,可獲得一次性且一筆過的賠償,以支付受保人的醫療及生活開支,兩種計劃可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陳海亮稱,現今醫療成本愈趨昂貴,如治療癌症的電療過程一般約需6位數字開支,故危疾保險可減低病人的生活負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賠償金額,但本港三大危疾殺手──末期癌症、心肌梗塞和中風,一般都可獲全額賠償。



受保疾病非以量取勝

市面上的危疾保險,所保障的危疾範圍均有所不同,保障項目由3050種危疾不等。陳海亮指出,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所保障的疾病愈多,保費自然愈高,但受保疾病種類愈多未必代表愈好。「以該公司○八年已賠償個案為例,賠償原因約有80%為癌症,而癌症、心肌梗塞及中風這三大本港主要危疾共佔約90%。市面上大部分保單均承保以上三大疾病,所以不要只單憑『量』去選擇危疾計劃。」



設等候期 索償繁複

危疾保險的保費會按性別、年齡、吸煙習慣及保單內容而計算,投保年齡一般為1860歲,此外亦有針對兒童的保障計劃,投保年齡為出生後30天至18歲。

他提醒,危疾保險大都設有等候期(一般為6090日),保障要在等候期完結後才生效,若投保人是家中經濟支柱,宜選擇投保額較大的計劃。另外,由於索償程序一般較繁複,保險公司一般在證實投保人患病後,才會開始索償程序,故受保人宜準備充足金額作應急之用。



危疾保障不包括豬流感

近日豬流感(H1N1甲型流感)肆虐全球,萬一投保人不幸「中招」,又是否獲得保障?蘇黎世人壽保險陳海亮稱,由於危疾保險一般只承保保單內列明的常見疾病,如癌症、中風等,故不會對新疾病作出任何賠償。



壽險住院醫保有得賠

不過,傳統壽險、住院醫療保險則能保障投保人,如因患上豬流感入院或身故時,保險公司一般都會作出賠償。英國保誠澳門市場拓展助理總監盧艷玲稱,因保單內附加的不保條款並沒有將流行疫症包括在內,若受保人不幸因感染豬流感入院或身故,保險公司將根據保單條款作賠償。

至於旅遊保險,則要視乎當地是否被正式宣布為疫埠。盧艷玲稱,如市民要前往宣布懷疑有豬流感的國家,並已購買旅遊保險,在這情況下,投保人的旅遊保險仍然生效,即假若投保人在當地感染豬流感而需入院,有關的住院開支可獲賠償,但亦會視乎個別保單條款有別。

有得賠

個案1:王先生經醫生診斷證實患上心臟病,他在兩個月後因心臟病發逝世,其家人能否獲得賠償?

答:大多數保單會列明受保人於首次診斷及證實患上受保危疾後,仍能至少生存30天才會作出賠償,所以王先生的家人可獲賠償。

個案2:李先生在日本公幹兩個月,在當地遇上意外不幸雙眼完全失明,他可否獲得賠償?

答:一般危疾保險保障範圍對地域沒有限制,只要受保人一經確定罹患受保範圍中任何一項危疾,便能獲得賠償。

冇得賠

個案1:李太為剛出生的兒子投保危疾保障,3年後其兒子被證實先天性失聰,那是否獲得危疾計劃的保障?

答:現時市面上大部分保單均列明不會保障因先天或遺傳性異常的疾病,此條款是指於出生時已出現之醫學上的異常,無論何時發現結果亦會一樣。

個案2:葉太在投保前已被診斷為乙型肝炎帶菌者,但卻沒有向保險公司申報,一年後經診斷後患上乳癌而住院,她是否能得到賠償?

答:保險公司可因投保人沒有披露健康資料而拒絕賠償,雖然乳癌和乙型肝炎沒有直接關係,但由於葉太事前沒有申報資料屬於重要事實,可能改變保險公司向葉太收取標準保費的承保決定,所以保險公司一般會拒絕賠償。

睇情況

個案1:陳先生不幸患上癌症,能否獲得危疾保險的保障?

答:要視乎陳先生的癌症是屬於第幾期、其擴散程度和腫瘤體積等,保單會清楚界定如何才獲得保障。各保險公司會有不同的賠償方案或受保範圍,有保單列明只賠償已擴散的腫瘤,而原位癌或良性腫瘤則有機會未能獲得賠償。

個案2:併發症是否在保障之列?

答:要視乎病者因患上甚麼疾病而令併發症發作,保單已列明不會保障人體免疫能力缺乏症和愛滋病,如因愛滋病而引起的併發症,保險公司一般不會作出賠償。但有保單會保障與不成保項目無關的併發症,受保人有機會獲得賠償。


作為澳門AIA友邦財務策劃顧問, 可為你做一個全面分析並撰寫報告。如有任何問題,歡迎打電話: +853 66561359或電郵:rh.mdrt@gmail.com或微信(微信號:RachelHoi)與我聯絡.

或點擊下列連結, 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與我聯絡==>線上客服